“连接”——苏州古桥主题展在尹山湖美术馆展出
苏州被誉为东方威尼斯,古桥众多,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就有数百座。国庆假期,一个关于苏州古桥的别致展览在尹山湖美术馆展出,吸引了数千人参观互动。该展览主题为“连接 Connection”,由一位从小在苏州长大的高中生——来自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卢荻策展并实施。

卢荻自小关注中国传统文化,尤其对苏州的古桥有着浓厚兴趣,为此,她开展了3年的实地走访和研究。研究过程中,卢荻发现苏州古桥所发挥的作用,远超物理意义上的交通连接,古桥是经济往来的枢纽,更是人际情感的纽带。桥作为一种建筑形态,因其材质的耐用性和功能的实用性得以留存至今,桥上的雕塑物等艺术也因此成为“活文物”;在中国传统文化上,桥承载了很多意象,比如乡愁和别离,功名和仕途等,这是古桥所承载的古今连接和文化连接。
然而,卢荻发现公众对古桥并不了解和重视,尤其是身边的年轻人。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发现苏州古桥、走进苏州古桥、了解苏州古桥,此次展览分为了两个篇章——
科普篇
卢荻绘制了苏州古桥分布导览图,让大家能更方便地找到特色的古桥——古桥主要分布在环护城河水系以及大运河水系,针对游客常去的山塘街、平江路和十全街,专门整理了相应的访桥路线。

现场还展出了展览者过往拍摄的关于苏州代表性桥梁的摄影作品,比如垂虹桥、宝带桥、思本桥、觅渡桥、普济桥等古桥,并一一辅以科普介绍。

为了让大家更直观了解到苏州典型桥体——石拱桥的结构,展览者用透视图原理,在古桥照片的基础上,覆上一层亚克力将石拱桥的结构勾勒出来,直观地还原出石拱桥结构。

有趣的是,现场最吸引小朋友的是定制的三枚宝带桥、垂虹桥和普济桥的印章,小朋友们争相参与,并“按图索骥”地在现场寻桥,为小朋友们了解苏州古桥打开了一扇窗。

艺术篇
卢荻认为,透过桥这一艺术载体,可以管中窥豹地观察过往的历史文化和生活,她希望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将桥的文物价值保留下来和传播出去。
垂虹桥,过去是吴淞江重要交通要塞,许多出行、送别都发生在此,历史上,文人墨客为垂虹桥留下数百诗文画作。卢荻此次展览,以垂虹桥为轮廓,以古代有名的垂虹桥相关诗文为核,一图浓缩且直观地表达了垂虹千年文化积淀。

此次展览还采用了炭笔拓画的形式,将古桥上有代表性的浮雕、千斤石、踏步石的纹样复制到了展览现场。府署桥的24只南宋石狮子,有些活灵活现,有些则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而难以辨识。吴门桥上的踏步石拓片,初看像当今流行的菱格图形,实则是千年前匠人们为了防滑专门凿刻的,如今的图案是经过千年步履摩擦和风水日晒之后形成的生活印记。

展览的最后,卢荻以一幅艺术创作,表达了对古桥保护的倡议。“我从小生活的工业园区附近有一大片绿地,我们经常在那玩,绿地上残存两座双拱石桥,非常有韵味。但这些古桥面临着城市化改造而消失的风险。我也发现,即便是在山塘街这样的繁华地带,北段的野芳浜也有一座桥已经有断裂,废弃在水中。这些古桥是这座城市最独特的财富,”卢荻说,“我策展的最终目的,不仅是展示它们的美,更是希望通过我的视角,连接起更多人的关注。让我们在走向未来时,不要遗忘这些连接了我们过去与现在的文明坐标。”

声明:“中国艺术新闻网”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如存在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责编:方芬

藏语版《哈姆雷特》亮相圣彼得堡
雪域高原的艺术种子,在波罗的海岸绽放异彩。2025年10…详细


